動作的專家—物理治療師
為什麼是動作的專家?
「動作」簡單來說是由大腦接收訊號後,將訊息藉由神經系統傳遞給肌肉,肌肉收縮讓骨骼移動而產生動作,而物理治療師之所以能成為動作專家的原因有以下三點:
1. 了解人體動作如何運作
物理治療師在大學或專科學校就讀時,必須修讀解剖學、肌肉動力學、生物力學、神經系統……等相關專業知識,對於人體動作的產生機制、運作十分了解。
2. 善於觀察、分析動作
物理治療師能利用動作測試,配合其他理學檢查(觸診、姿勢評估、鑑別診斷測試……等)和影像學檢查,幫助患者找到身體損傷和動作失能的線索。
3. 預防及治療動作失能
藉由評估結果設計治療計劃,以多元的治療方式改善患者的動作問題,讓患者恢復生活品質並減少失能復發。
物理治療和物理有關係嗎?
從物理治療師的英文physical therapy 或是 physiotherapy來看,physical 和 physio自首有身體的、物理的意思,而在台灣物理治療學系的解釋,大部分都可以看到一行「物理治療是利用物理因子聲、光、水、熱、電等非侵入的方式來進行評估、治療的醫療專業。」,如果是一般人看到應該會覺得物理治療的「物理」就是指物理因子,但身為專業的物理治療師,物理因子也就是利用儀器治療只是治療方式的一部分,這並沒辦法代表整個物理治療的意思,所以也許這只是當初早期翻譯的結果,我認為人體治療師或是身體治療師也許還比較適合!
物理治療的治療方式有哪些?
物理治療的治療方式可以分成五種,在這邊簡短說明每種治療的目的:
1. 徒手治療(Manual Therapy):幫助關節的滑動、調整軟組織張力,包含肌肉、神經、淋巴、內臟等,常用在增加關節活動度、喚醒肌肉活化用途、平衡整體筋膜張力。
2. 運動治療(Movement Therapy):或叫動作治療,藉由主動的運動訓練,教導患者學習控制動作、促進本體覺、平衡感、核心穩定等,恢復患者失能的動作模式。
3. 儀器治療(Modality Therapy):利用聲、光、水、熱、電、力等物理因子特性來緩解症狀及促進組織癒合,例如:電療、超音波。
4. 功能性訓練(Functional training):訓練患者因日常生活、工作或運動競技需求的目的性動作,例如教導膝關節置換術後的患者走路、上下樓梯,訓練羽球運動選手,向前跨步煞車的動作等。
5. 輔助科技(Assistive Technology): 評估患者的能力、環境、活動後挑選適合的輔具讓患者能更方便地生活,例如助行器。研發科技化系統,改善臨床問題,例如:開發體感平衡訓練,訓練中風患者的平衡能力。
什麼問題可以找物理治療師?
物理治療在傳統上可分成四大領域,肌肉骨骼疾病、神經性疾病、小兒發展問題、心血管及肺功能循環。但現今臨床上有許多患者其實物理治療師也可以幫忙,像是女性健康(例如產後、骨盆底肌失能)、運動競技傷害、老年醫學、慢性疼痛甚至癌症患者,都能見到物理治療師的身影,所以物理治療從我們人類一出生到老年這輩子的時間,都有可能會接觸到,是不是應該好好認識這個好朋友呢!